近年来,合肥市持续深化党建引领,积极创新住宅小区治理新模式,为探索推动人民城市建设再上新水平做出创新尝试和积极贡献。
深化党建引领 大力构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新格
市委“1+8”文件实施以来,我市积极推动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与社区党建暨基层治理相互融合、同步推进,成效显著。
住宅小区党建工作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市1100多个小区成立了党支部,2000多个楼栋成立了党小组,党组织的战斗堡垒直接建在住宅小区和广大业主之中。500多个城市社区基本建立了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加的“三位一体”住宅小区议事协调机制,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驾马车”步调一致、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圆桌会”、“民情恳谈会”等多种形式的自治组织在小区事务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小区共商共治共建共享的局面进一步形成。
社区党组织在业委会选举(换届)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业委会日常运作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公共收益共管账户机制等试点探索取得成效。各级物业行业党委按照实体化运作要求,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对物业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和引领更加规范有力。全市开展实际经营的620多家物业企业,通过成立党组织、联合党组织和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实现了物业企业党建工作全覆盖。
2020年4月27日《法制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党建引领激活市域治理最小单元——合肥立足小区治理夯实市域治理现代化建设根基》;住建部以《合肥市坚持党建引领构建物业管理新格局》为题推广我市经验。2021年7月1日,合肥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了《合肥市坚持党建引领 共建和美小区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随着这一方案的全面实施,具有合肥特色的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积极探索实践 不断创新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新模式
我市坚持典型引路,持续开展住宅小区“三位一体”议事协调机制有效运作、业委会规范化建设和物业企业优质服务“三类典型”培育工作,目前全市已培育“三位一体”议事协调机制有效运作典型55个,业主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典型41个,物业服务企业优质服务典型84个,三类合一的综合典型30个,形成了各具特色和初见成效的治理新模式。
包河区积极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力实施红色领航和美小区建设,推进“组织进楼、服务进家、协商共治”,评选出两批共30个“红色领航和美小区”建设示范小区,典型示范更加鲜明具体。长丰县双凤经开区峰宁社区积极搭建“三位一体”议事协调平台,创新推行“三级协商、六步议事”法,定期召开社区“百姓议事会”、小区“网格议事会”、楼栋“邻里议事会”协商议事,有效解决小区重、难点问题。巢湖市4个街道中28个社区建立准物业管理中心,设置49个准物业管理处,147个老旧小区实施准物业管理,老旧小区环境面貌大幅改善。
瑶海区出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提升试点实施意见》,以和平路等四个街道为试点,对98个老旧小区进行分包招标,引入物业企业实施管理。针对产权单位失管脱管、物业企业无意接管的开放式老旧小区、零星楼栋,由区国资公司进行兜底管理,实现老旧小区和回迁小区“失管”到“物管”的蜕变。
蜀山区博澳丽苑小区在社区党委的直接领导下,扎实推进党建领航小区治理“五好”建设暨“三类典型”培育工作,通过念好“建家、管家、治家、看家、暖家”五家诀,打造出“三类合一”典型,让曾经众所周知的问题小区蝶变成美好家园。
常态长效推进 全面建立基层基础物业管理新机制
我市持续全面推动物业管理重心下移,市对县(市)区、县(市)区对街道(乡镇)均将物业管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进一步夯实了街道(乡镇)属地管理主体责任。
2020年起,市、区两级物业主管部门联合对市区所有街道、乡镇物业管理工作年度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全面掌握基层基础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带。目前,全市63个街道均设立物业管理专职部门,各个社区也都配备1-2名的专兼职人员从事物业管理工作。
街道(乡镇)积极整合各方力量,结合文明创建等活动,大力开展住宅小区乱象集中开展重点整治,小区的秩序管理和居住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全面推广设立住宅小区信息公示牌,畅通小区违法违规行为投诉、受理渠道,积极推进“综合执法进小区”,达到较好社会效果。
全市物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已涵盖市房地产领域(物业)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县(市)区物业管理联合调处中心、街道(乡镇)物业管理联席会议、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等从市级到社区的多个层次,物业矛盾纠纷普遍得到及时有效化解。
坚持多措并举 加快完善物业服务行业监管新体系
我市正在积极构建以信用评价为核心的监管制度,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探索制定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管理办法,将物业服务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项目经理的职务失信行为与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挂钩,对严重失信的物业服务企业,依法纳入物业服务企业失信黑名单,运用约谈、通报和信用扣分等方式采取必要的惩戒措施。
规范实施物业服务第三方评价活动,由市房产局每季度对各县(市)区的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评价和排名情况,在主体媒体和政府官网上进行多平台统一公布,建立小区物业服务质量“红黑榜”,将小区物业服务情况晾在阳光下,接受社会和业主监督。以考核、奖惩、诚信评价等“硬杠杠”倒逼物业服务企业提升管理水平。
认真实施《合肥市物业服务收费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费收费行为和住宅小区前期物业服务等级标准,明确物业费“一费制”要求,严格杜绝物业企业乱收费问题,努力实现物业服务“质价相符”,切实保护业主合法权益。持续开展年度物业管理示范项目创建工作,严格创建程序和考评办法,择优评定物业管理示范项目,以典型带动物业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大力推动物业服务企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31家本土物业服务企业入选2020年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500强,8家物业服务企业荣获“物业服务品牌价值和领先企业”称号,上榜数量位列全国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