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51-62650793
要闻资讯
首页 > 要闻资讯 > 媒体资讯 > 党建引领,破解小区治理难题

党建引领,破解小区治理难题

发布时间:2022-01-17 作者:admin 阅读次数: 来源:市房产局

近年来,合肥市不断加强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完善基层治理,将物业管理融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探索和创新行业监管新方法,补齐社区治理短板,不断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一、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筑牢物业行业红色堡垒

(一)高位推动行业党委建设。市委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完善基层治理工作的意见》,以配套形式印发《关于加强党建引领创新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8个文件,明确提出突出党组织对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和引领。成立市物业行业党委,直属管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全市四个主城区及四县一市相应成立物业行业党委,全面推进“红色物业”建设工作。

(二)发挥物业企业党组织作用。围绕组织建设、服务质量、社会形象等重点内容,创建“红色物业”党建品牌。全市实际开展经营的628家物业企业中,284家物业服务企业单独成立了党组织,167家成立了联合党组织,其余全部选派党建指导员,实现物业企业党建工作全覆盖。疫情防控期间,330多个物业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美而特智能后勤服务有限公司获省委省政府抗击疫情先进集体表彰,阡陌物业党支部、创源物业党支部等多个党支部获评市级“双强六好”非公企业党组织。

(三)加强小区党组织建设。结合社区网格调整优化,依托街道设立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不断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的组织体系,将住宅小区党建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市1100多个小区成立了党支部,2000多个楼栋成立了党小组,党组织的战斗堡垒直接建在住宅小区和广大业主之中。

二、以完善机制为保障,实现三驾马车良性互动

(一)建立议事协调机制。全市524个城市社区建立了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住宅小区议事协调机制。助力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驾马车”步调一致、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打通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二)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成立市房地产领域(物业)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市物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既纵向涵盖市房调委、县(市)区物业管理联合调处中心、街道(乡镇)物业管理联席会议、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等从市级到社区的多个层次,又横向囊括了辖区住建、城管、公安、司法部门及社区、企业党组织等多个方面。

(三)探索群众参与机制。有效发动群众,总结推广蜀山区“周末议事厅”、瑶海区“板凳会议”、包河区“红色议事厅”等经验做法,推行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事务、专项维修资金等信息公开,对涉及物业管理重大事项和问题,街道社区党组织引领广大居民群众有序参与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三、以加强监管为抓手,创新模式严把关键要素

(一)管住人,开展业委会规范化建设。严把候选人推荐关,充分发挥党员在业委会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行居委会、业委会成员双向兼职、“交叉任职”,努力形成互融互通、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治理架构。2019年以来新成立(换届)的86个小区业委会中,业委会成员党员达到50%的业委会占比过半。

(二)管住钱,试点公共收益共管账户。在蜀山区率先探索住宅小区公共收益共管账户机制,选取白鹭苑小区、科学家园、西城山水居开展试点,小区产生的公共收益全部纳入共管账户,目前已归集资金49万元。按照《安徽省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使用资金,社居委介入前置核实,涉及公共收益的支出计划或授权业委会批准使用限额以上的支出需经过规定程序表决通过,避免未经业主大会同意擅自挪用公共收益。

(三)管住队伍,创新企业监管手段。转变观念、创新手段,监管思路从“管主体”转为“管行为”,监管重点从“管企业”转为“管项目”。发布《合肥市物业服务质量评价标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全面推行第三方考核制度,以考核、奖惩、诚信评价等“硬杠杠”倒逼提升管理水平。出台《合肥市普通住宅小区前期物业服务登记标准》,明确各个收费等级的服务事项、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明明白白消费倒逼企业提高服务质量。

四、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一)破解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难题。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与“管理覆盖”双同步,分类施策推进物业管理覆盖率。对规模较大的老旧小区,引导业主规范选聘市场化物业企业管理;对规模较小的老旧小区,采取集中多个小区“统一打包”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对部分开放式及零散小区,实施社区准物业化管理模式;对老旧安置小区,实施“居委会+物业”小区管理模式,人员管理归居委会,技术管理维护归物业公司。实现老旧小区和回迁小区“失管”到“物管”的蜕变。

(二)破解开发建设遗留问题。对全市新建物业全面实施承接查验制度,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在承接新建物业前,会同建设单位共同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验收,对验收不通过的严禁履行交接手续,并督促建设单位限期整改到位,将开发建设可能遗留的问题化解在萌芽阶段。

(三)破解维修资金使用难题。依托维修资金管理业务系统,支持业主通过安徽政务服务网、“合肥通”和合肥住房APP等多种方式实时查询本人维修资金交存、使用、增值收益和账户余额等信息,建立资金管理“明白账”。开发维修资金使用电子扫码表决平台,业主通过扫码或支付宝“合肥住房”小程序可进行维修资金使用线上表决,提高维修资金使用决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