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创新思路、科学举措,不断加强对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以下简称维修资金)的管理,抓归集、强监管、稳增值、促支用,全面提升维修资金管理工作水平,充分发挥房屋“养老金”的效用。今年1-8月,我市市区申报使用维修资金项目436个,受益业主3.63万户;拨付维修资金1713.49万元,超出去年全年拨付资金量121.91万元。
加强资金归集。在市区各不动产登记大厅设立维修资金归集窗口,派驻专人开展维修资金归集工作,加大维修资金归集力度;积极拓展维修资金交款方式,开通维修资金专户POS机微信、支付宝扫码交款功能,方便资金交存;持续开展维修资金清算追缴,提高维修资金归集率。
规范资金管理。维修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维修资金专户由市财政部门开设,房产部门负责资金归集、使用管理和业务核算,形成财政部门管“钱”、房产部门管“账”的维修资金监督管理模式;市房产、财政、审计等部门建立了合肥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存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规范维修资金存储管理,促进维修资金保值增值;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国家金融政策,积极开展维修资金增值运作,将归集的维修资金转存定期存款,合理测算定存期限,合规争取利率上浮,提高维修资金收益水平;制定了《合肥市市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增值收益分配办法(试行)》,对我市维修资金增值收益采用预分配的方式记账到户,促进维修资金增值收益分配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依托维修资金管理业务系统,支持业主通过安徽政务服务网、“合肥通”或“合肥住房”APP等多种方式实时查询本人维修资金交存、使用、增值收益和账户余额等信息,资金管理公开透明,业主随时能看到一本“明白账”。
便捷资金使用。开发维修资金使用电子扫码表决平台,业主通过扫码或支付宝“合肥住房”小程序可进行维修资金使用线上表决,有效破解传统签字表决周期长、效率低以及业主因地域限制难以参与表决等难题,今年1-8月,已有22个小区、75个维修资金使用项目采用“线上+线下”表决方式通过业主表决,大大提高了维修资金使用决策效率;印发《关于修改〈合肥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管理规程(试行)〉部分条款的通知》,调整外墙、屋顶渗漏维修申报使用维修资金的查勘方式,减少申报使用前置环节和时间;调整维修资金使用表决规则,将原“双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调整为“双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参与表决,参与表决业主双过半同意”,降低维修资金使用表决门槛;精简业务收件、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审批时间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压缩为3个工作日,提速增效;组建了维修资金使用项目第三方审计机构库,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所有维修资金使用项目开展决算审价,促进维修资金规范使用,当好维修资金使用“守门人”,做好业主“贴心人”。
加强宣传指导。“走出去”送教上门,深入蜀山区笔架山街道、琥珀街道,瑶海区方庙街道,经开区芙蓉社区等街道社区开展维修资金政策宣传和使用指导,举办业务培训会、政策答疑会,加大维修资金使用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增强群众认同感。今年以来,《安徽商报》、《合肥晚报》、合肥电视台、中新网、安徽日报客户端等媒体分别对我市维修资金使用管理新举措进行了报道,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下一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将不断完善现有维修资金管理模式,探索新的监管手段和措施,创新“硬举措”,提升“软服务”,不断提升维修资金管理和服务水平,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把为民服务落到实处,不断提升群众的认同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