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发布公告称,将加快建设房屋大数据中心,实现"一房一码""以图管房",为决策管理服务提供真实数据支撑。
观点新媒体获悉,该项目将整合厦门房屋全生命周期数据、房屋空间数据及外部数据,建设房屋大数据基础支撑平台,构建可视化的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摸清厦门存量房源情况,打造全市房屋数据底版,为"城市大脑"建设提供房屋数据基础库,推进数据共享共建和协同治理。
根据计划安排,2021年12月-2022年1月,厦门市房屋大数据中心项目人员将在全市开展房屋数据外业调查采集工作。调查人员将对公共建筑、商业、办公、工业建筑、正规小区的物理属性、空间信息进行现场核实。核实过程中,项目人员除了要补全部分房屋缺失的历史信息,还要对已登记的房屋是否有变化等信息进行现场核实,保证房屋登记信息与现实相符。未来,相关部门可根据房屋年限等情况,开展房屋安全监测等工作。
资料显示,厦门非住宅类房屋大约有3万栋,完成采集后,厦门还将开展第二轮对住宅类房屋的数据采集,最终准确掌握全市每栋房屋的地理位置、建筑规模、建筑年代、房屋结构和楼层特点等关键信息,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数字化成图,建立可视化的房屋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系统,并通过创建一套房屋编码,赋予每套房屋唯一的"数字身份证"。